发布时间:2025-02-26 来源:石榴云 责任编辑:管理员
石榴云/新疆日报讯(记者 于熙报道)“救人一命,是值得做的好事!如果有下次,我还会同样选择!”2月25日,自治区人民医院内,看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,自己的外周血在被提取造血干细胞悬液后,其他血液成分又回输到自己体内,小丽(化名)动情地对探望她的人说。
20岁的小丽,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一名学生。去年4月,乌市天山区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活动,小丽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
今年1月,新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小丽打来电话,告知她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上海的血液病患者初筛相合。她知道,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数万分之一,有很多志愿者几十年都没有收到配型成功的通知。一想到她可能是唯一能救上海那位血液病患者的人,小丽坚定地回复“我愿意”。
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后,小丽立即与甘肃的家人及在北京的姐姐分享了这一决定。起初,家人因担心捐献影响小丽健康而持反对态度。为了消除家人的顾虑,小丽主动查找视频和文字资料,向他们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新方法。“现在的采集技术不用骨髓穿刺,而是通过分离血液中的干细胞来完成,采集量小,捐献后恢复迅速,对身体无大碍。”经过小丽的耐心解释,家人们终于放下心来,转而支持她的决定。
2月25日,小丽捐献的造血干细胞,被紧急送往上海,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。小丽也成为今年新疆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。在校期间,小丽一直热心公益、乐于助人。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,她经常带动身边同学一起做志愿服务。这两天,在小丽入院注射动员剂期间,老师和同学在学校帮她处理一些请假手续,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。同班同学程悦来医院陪伴她,让她心里更有底气。“身为00后,小丽捐献造血干细胞,无疑给青春打了一个样,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身上敢于担当的精神,也为同学们传递了一股正能量。”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思洪表示。
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移植遵循自愿无偿原则,体现对生命的尊重。“我们充分保障每个志愿者和捐献者的权利。”乌市天山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冬梅介绍,登记为志愿捐献者后,中华骨髓库会对志愿者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,并严密保护每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。为保障捐献者健康,捐献前及捐献后半年都要对捐献者进行全面体检,定期随访,同时为每个捐献者定制健康保险。